7月10日上午,湘江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長沙高新區北斗產業園舉行。湖南省副省長陳飛,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江實驗室主任陳曉紅共同為實驗室揭牌。航天凱天環保董事長宋衛武受邀參加了揭牌儀式。
現場,陳飛分別為陳曉紅、盧錫城分別頒發了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聘書,李志堅向實驗室共建單位進行了授牌,航天凱天環保獲湘江實驗室創新中心授牌。
湘江實驗室聚焦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致力于成為國家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原創理論研究中心、國家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創新高地、國家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產業賦能基地。
這將是個怎樣的實驗室?
這將是一個國際一流的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是原創理論研究中心,是關鍵技術創新高地,也是產業賦能基地。
湘江實驗室以“1346”整體框架建設,按照“總部+分部+創新中心”進行布局,將建成一個實驗室總部,建設算力、算法、算據三大中心,聚焦數據智能、高性能計算的人工智能、新型智能計算、面向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四大主攻方向,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康養、智慧資源能源與環境、智慧交通與物流、科學監管與社會治理、數字媒體六大領域開展深度應用,打造示范引領區。
湘江實驗室外景
以對標國家實驗室和服務湖南省重點產業發展為目標,湘江實驗室以突破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與關鍵核心技術為主要任務,目的很直接,就是要攻克相關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形成“從0到1”和“顛覆性”的原創性成果,搶占全球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
湘江實驗室設計架構
湘江實驗室將建成一個實驗室總部,設在長沙高新區正在建設的“世界計算·長沙智谷”中,并建設算力、算法、算據三大創新中心;
聚焦四大主攻方向:海量數據的計算智能基礎理論與方法、高性能計算的人工智能關鍵支撐技術、新型智能計算理論與技術研究、面向領域的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共性技術;
圍繞六大應用領域:融合智能制造、智慧醫療康養、智慧資源能源與環境、智慧交通與物流、科學監管與社會治理、數字媒體;
開展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的共性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支撐引領湖南省計算產業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7月10日的揭牌儀式上為
湘江實驗室共建單位代表授牌
不僅是研究領域“新”,湘江實驗室在科研管理體系上也新。
湘江實驗室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擔任主任,將集聚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高校的科技創新資源,聯合華為、百度、湖南鋼鐵、中車株機、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中電48所、景嘉微、拓維信息等知名企業,充分發揮國家基礎科學中心、高性能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支撐作用,匯聚一批院士領銜的高水平創新團隊,在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形成完備的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
在運行機制上,湘江實驗室也將進行目標導向、績效管理、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探索性嘗試。以科研項目為載體,精準施策的人才管理機制既能保障人才流動的自由行,也能為人才免去后顧之憂;高校與企業的優勢資源整合,將探索“多維聯動”的科技創新體系,各方協同投入,按規則共享產出。
數學芯片設計與應用實驗室
跳出湖南放眼全球,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是世界科技競爭與產業革命的主戰場,是重大科技創新領域的必爭之地。當今世界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交匯期,以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中的主導權。
在西方發達國家遏制我國創新趕超的背景下,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是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從“跟跑”向“領跑”躍升的重大機遇。
然而,我國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發展總體水平與主要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嚴峻形勢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同時,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是攻克我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中關鍵“卡脖子”技術的重中之重,也是發展顛覆性技術的必經之途。
湘江實驗室揭牌儀式中展示的硬盤背板
建設湘江實驗室,既符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也是在嚴峻國際形勢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客觀需要,更是占領新一輪全球科技變革制高點的關鍵突破口。
恰巧,湖南在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有著國內最完備的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建設湘江實驗室,是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必要之舉,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湖南如何建設湘江實驗室?
談如何建設前,先看看湖南建設湘江實驗室的底氣。
在人才儲備和創新平臺上,湖南聚集了以兩院院士等為代表的高水平創新團隊,有一批高層次專家以及眾多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科研人員,擁有高性能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長沙)、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湘江實驗室的建設思路很明確,根據“1346”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和建設。其中3大創新中心將分別以高性能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超算長沙中心等平臺為依托建設實驗室的算力中心,重點構建計算支撐與計算資源管理能力;以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長沙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平臺為依托建設實驗室的算法中心;以國家基礎科學中心等平臺為依托建設實驗室的算據中心,重點構建數據存儲與共享能力。
湘江實驗室建設將分三期推進。第一期計劃到2025年高質量建設實驗室總部和3個中心基礎設施,展開四大研究任務,并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第二期,2026-2030年,湘江實驗室基本建成,在四大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科研設施條件和研發創新隊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際一流的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第三期,2031-2035年,湘江實驗室達到國家實驗室標準,形成不少于3000人的研發團隊,持續賦能社會治理創新和企業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