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實驗室建設水平的提高,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大大增加,對工作的標準化和高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甚至產生巨大的阻力,暴露信息滯后和失真、使用效率差、管理效率低問題。傳統實驗室的信息化轉型已成為時代的潮流。
智能實驗室的管理優勢
智能實驗室的建設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原始數據、設備、項目、人員管理通過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等并帶動開放管理模式的創新。它具有以下含義和優點:
1.學校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校信息化是知識經濟時代學校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礎和載體,智能化實驗室管理系統的建設是高校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實現數據的實時和動態響應
信息管理可以實時反映實驗室的實際情況。主管部門可以隨時查詢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實驗室人員可以隨時檢查實驗課程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為實現動態響應創造了條件,有利于自動化管理。
3.提高實驗設備的利用率
網絡化信息管理實現了實驗室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信渠道。在系統的幫助下,實驗室人員可以快速掌握整個學校實驗室資源的信息,從而充分利用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同時,管理層可以優化實驗室資源的配置。
4.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管理可以通過實驗室信息自動生成統計報告隨時更新,使實驗室管理人員免于繁重信息統計工作,從而投入到建設實驗平臺、資源建設工作中去。同時簡化了行政程序,縮短了處理周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智能實驗室建設要素
智能實驗室的建設不僅是管理工具的變革,也是管理模式的創新。這是一個復雜的項目,需要整體規劃和持續推進。在具體的建設工作中,應充分考慮以下要素:
1、符合數字校園建設規劃
作為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化實驗室管理系統應根據數字校園的規劃要求采用統一的信息標準和基礎設施,與其他信息系統共享和互聯,實現實時交換。在實際工作中,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往往需要人事部門實驗室人員的信息,學生信息、課程信息等,以及生成的實驗課程成績、實驗室人員工作量等信息需要被推到相關的職能部門。
2、實驗資源的建設
實驗室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智能實驗室建設的核心。信息資源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傳統教學和研究素材轉化為易于傳播的信息資源、有助于理解和運用數字化資源。實驗室信息資源包括各種工程軟件、仿真系統、教學視頻、電子化講義、作業、測試等。這些資源是信息化實驗教學正常發展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和實驗室的管理水平。
3、人才隊伍建設
人是智能實驗室建設、管理和運作的主體,對信息工作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引進高級專業人員、開展信息技能培訓等手段,全面提高實驗室人員素質,重點加強其信息化管理和應用能力。
4、網絡硬件結構
先進的硬件設備和完善的網絡環境是智能實驗室建設的物質保障。具體來說,它包括服務器、安全監控設備、身份認證設備、實驗儀器專用監控設備。智能實驗室管理系統架構。
5、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一個完善、靈活、友好信息管理系統是成功實施實驗室信息管理的關鍵,各項信息管理功能都是通過它集中的。一個好的系統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者的效率,一個糟糕的系統不僅會大大降低使用者體驗,還會直接影響實驗室資源共享等功能的實施。